為了讓居民家庭更大程度地進行垃圾分類回收,英國不少地區的議會都通過決議,減少集中收集和處理不可回收垃圾的次數。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道,現在英國至少有18個地區已經或即將實行每三周收集一次居民家庭產生的不可回收垃圾的政策,有3個地區甚至每四周才收集一次。這樣,總共有超過100萬英國家庭的不可回收垃圾,每隔三到四周才能集中處理一次。
在減少不可回收垃圾收集次數的同時,這些地區的議會還通過了增加可回收垃圾的收集次數,力圖以此改變居民的環保習慣。
這一政策提高了英國回收專用垃圾桶的銷量。約翰˙路易斯百貨公司的采購員馬特˙托馬斯介紹說:“這幾個月,我們的回收專用垃圾桶的銷量大幅增長了25%。消費者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越來越強,他們會選擇雙格的回收專用垃圾桶,便于分類回收各種垃圾。”

同時,由一家名為Bin.E的創業公司即將推出的一款新型“智能垃圾桶”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個垃圾桶內置智能系統,運用了傳感器、圖形識別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當垃圾倒入后,垃圾桶內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就能辨別垃圾的類型,從而把垃圾放進不同的小垃圾桶,還能將垃圾壓縮以減少所占空間。用這款垃圾桶,居民就不必花費時間將易拉罐、紙板箱、塑料瓶等垃圾進行分類了。
Bin.E公司表示,這款智能垃圾桶預計會在2018年正式發售,但初期只銷售為辦公場所設計的加大版垃圾桶。辦公版智能垃圾桶的零售價將高達430英鎊(約合人民幣3738元),購買者還需要為配套的App另外支付107英鎊(約合人民幣930元),該App用來與垃圾回收站聯系。Bin.E公司的發言人表示,家用版垃圾桶會便宜一些,也無須每月支付其他費用。
約翰˙路易斯百貨公司表示了對這種智能垃圾桶的興趣。“這款垃圾桶運用創新科技,能使日常的家庭垃圾分類更加高效和實用。”該百貨公司的負責人稱。
Bin.E公司發言人還表示,在家用智能垃圾桶推出之前,還將推出戶外版智能垃圾桶。“我們決定先為公共場所開發戶外版垃圾桶,因為在公共場所建立一個高效的垃圾分類系統比在家庭中更難。”

人工智能引發失業憂慮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發展得如火如荼,有人拍手稱贊,也有人暗暗擔憂人工智能技術會搶了人類的“飯碗”。美國夏威夷州就正在考慮在州內實行一種全民基本收入政策,以保障被人工智能搶了“飯碗”的失業者的基本生活。
全民基本收入政策是指無論公民是否有工作,每月都能領到一定數額的錢。最近,夏威夷州議會投票決定對這一政策進行研究,因為調查已經表明,未來幾年內,現有的許多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經濟變化速度之快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提出這項政策的夏威夷州議員克里斯˙李說,更重要的是,“要確保每個人都能從技術革命中受益,希望沒有人在技術革命中被甩在后面”。
這項議案稱,夏威夷所有家庭都有權享受“基本財務安全”。議案還要求幾個政府部門分析夏威夷州的經濟形勢,尋找“確保所有家庭都能獲得基本財務安全的辦法”。
如果該政策獲得通過,那么夏威夷就是美國首個通過立法支持全民基本收入政策的州。在此之前,已經有其他國家采取了推行類似政策的措施。比如,在芬蘭、德國和荷蘭,類似政策已經試點運行,加拿大也可能效仿。
這一政策在夏威夷引起了不同的反響。支持者稱全民基本收入政策是一種比現行的社會福利系統更有效的方式,能幫助人們應對技術革新導致的失業問題。批評者則稱,該政策的成本太高,而且會打消人們工作的積極性。
此前有研究表明,在夏威夷,技術進步對工作人群的打擊是很大的,因為該州的經濟主要依靠旅游業帶動,而旅游業中的許多崗位,如服務員、廚師、清潔工等,都很有可能被機器取代。